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PNAS:川崎病的根源在中国

2014.5.20
头像

ykyk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川崎病是一种可能永久性损伤冠状动脉的幼儿疾病。日前,一个跨国研究团队找到了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的病因。他们在五月十九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文章指出,日本川崎病的病原体是风从中国东北吹过去的。

  目前,川崎病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很难诊断,如果没有进行正确治疗,25%的患儿会发展出冠状动脉瘤(心脏血管的气球状凸起),最终可能导致心脏病、心力衰竭或猝死。目前,亚洲、美国和西欧的川崎病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美国每1600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川崎病。

  1967年,日本的Tomisaku Kawasaki博士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川崎病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然而,研究者们一直未能找到这种疾病的病因。为此,加州大学的Jane C. Burns教授组建了跨国团队,对川崎病明显的季节性进行解读。

  气候学者们发现,日本的川崎病发病时间与亚洲的特定风型(wind pattern)有关。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了1977年以来日本川崎病高发时期的气流及其运载的颗粒。这一模型显示,当风来自中国东北(大量谷物的种植区)时,日本许多地区的川崎病发病率达到高峰。

  2011年,研究人员将大体积的空气滤过设备送到日本上空,以收集气溶胶样本。在川崎病的流行季气流来自中国东北时,该装置就会在两到三千米的高度取样。研究人员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微生物组分析,发现其中的优势真菌为念珠菌属,这也是首次在气溶胶样本中发现这种现象。念珠菌属于酵母,是多种人类真菌感染的元凶。

  这项研究指出,川崎病的病原体很可能是源自中国东北的一种“毒素或环境分子”,而且多半与念珠菌有关。在小鼠模型中,念珠菌会引起类似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炎症。

  Burns总结了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与川崎病有关的盛行风来自中国东北,那里是中国谷类作物的主要种植区

  • 川崎病的潜伏期很短(小于24小时),说明它不是由传统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更像是一种来自真菌的毒素,在易感儿童中触发了宿主的免疫应答。

  • 在日本川崎病流行季进行空气采样,发现对流层的微生物组含有特别多的念珠菌

  Burns指出,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展示了一种新型疾病。这种疾病与集约农业区有关,其致病因子通过风进行传播,使易感儿童患病。

  “我们需要找到是什么造成了这些随风传播的气溶胶。世界上肯定还有其他的源头,不过针对中国东北、日本、夏威夷和北美西海岸进行分析是最好的办法。”Burns说。

   “我认为,川崎病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的范例,”她说。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找错了方向,“现在这种疾病为人们打开了理解和研究疾病的新思路。”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