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3D动画带您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之(二)|测试原理(上)

岛津中国
2021.6.03

上一期,小编通过3D动画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核心部件之一的头部机构,希望各位有所收获。(详情请戳下方图片)

图1. SPM的头部机构示意图

这一期,小编将为大家深入介绍SPM / AFM(原子力显微镜)中相对难懂的测试原理部分,不用担心,我们有相应的动画,帮助您真正理解测试过程中输入或调节的每个数字背后的物理意义。

SPM/AFM具有丰富的测试模块,不同模块所涉及的原理稍有差异,如接触模式、动态模式、表面电势模式等,小编今天先向大家介绍接触模式的测试原理。

动画1.接触模式测试过程的慢速动画

SPM/AFM接触模式的测试过程示意图如动画1所示,在整个扫描测试过程中,探针不动样品动,测试样品固定在压电陶瓷管上,压电陶瓷管在不同电压下会发生弯曲或伸缩(动画2),从而带动样品运动。

动画2. 压电陶瓷管的弯曲和伸缩

测试过程中探针针尖始终与样品表面保持紧密的接触,因而针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且排斥力的大小符合分子力变化曲线。

动画3. 探针针尖与样品间的作用力曲线

当探针针尖与样品间的力发生变化时,探针微悬臂的弯曲量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发生变化(动画3),而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与测试样品表面的起伏密切相关(如图2)。

图2. 激光位置与样品表面起伏的逻辑关系图

整个测试过程可以分为样品靠近探针阶段(进针过程)和测试阶段。

进针阶段

在进针前需要给仪器设定一个目标值——工作点(Operation Point,OP),其决定了进针停止的位置及测试时探针施加给样品力的大小。如前所述及动画1所示,步进电机推动压电陶瓷管和样品逐渐靠近探针,探针因受到样品的作用力使得微悬臂发生弯曲,从而使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偏移。当激光偏移到检测器的OP位置时,进针过程完成(图3)。

从动画1我们可以看到,探针与样品之间的斥力越大,微悬臂的弯曲量就越大,激光在检测器上偏离的位置就越大,即OP值越大。因此,为增加测试过程中探针与样品间的力,就需将OP值设大。这就是接触模式中常说的“OP值越大,力越大”。

图3. 激光偏移到达目标位置示意图

测试阶段

在此先介绍一下AFM的反馈系统,其可以实时监测仪器中某一信号,根据信号的变化向控制器发出相应的动作指令。

例如,在进针阶段,反馈系统接收设定的OP值并实时检测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在激光未到达设定的OP值时,反馈系统持续向控制器发出进针的指令,而当激光达到检测器OP位置时,反馈系统向控制器发出停止进针的指令,并记录此时压电陶瓷管的伸缩量,将此时探针接触样品表面的位置设为0水平面。在随后的测试过程中,反馈系统继续实时监测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并确保其始终位于OP处。

当探针针尖扫描下一个位置时,如果该位置的高度与0水平面的高度相同,那么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不变,压电陶瓷管的伸缩量也维持不变;如果扫描位置的高度大于(小于)0水平面时,即扫描到样品表面凸起(凹陷)位置时,探针与样品表面的距离变小(变大),微悬臂因受到的排斥力变大(变小)而弯曲量变大(变小),导致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偏离设定的OP位置,反馈系统则根据检测到的激光偏移量,向控制器发出指令,给压电陶瓷管施加一定的偏压使其回缩(伸长),直至激光重新回到检测器的OP位置,同时记录下这一过程中压电陶瓷管的伸缩改变量,该变化量就是当前测试点相对于0水平面的高度差值。

图4. 完成整个样品的测试示意图

上述过程在进行下一位置的测试前完成。重复这一动作完成整个样品的测试(图4)。根据上面的说明,相信大家理解了样品表面的起伏大小数值实际来源于压电陶瓷管的伸缩变化量。

这一期的内容就先讲到这里,后续小编将继续通过3D动画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SPM的相关知识。

NEXT

下/期/预/告

NEXT TIME

3D动画带您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之(二)|测试原理(下)

相关阅读

3D动画带您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之(一)|头部机构

撰稿人:刘仁威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