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3D动画带您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之(一)|头部机构

岛津中国
2020.6.10

您学习扫描探针显微镜时,是否有以下困扰:

1、仪器原理太抽象,不容易理解;2、想弄清仪器内部构成,总不能拆机吧;3、仪器使用说明书文字繁多,枯燥无味;4、很难参透仪器调节参数背后的意义,只好机械记忆。

也许,因为以上困扰,阻碍了您学好扫描探针显微镜这个重要的测试仪器,让您的研究缺失了一个重要的数据支撑。为解除您的困扰,从今天起,小编将通过3D动画的方式,以最直观的画面配以最直白的文字,将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仪器构成、仪器原理及相关的知识一一为您庖丁解牛。

首先,小编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扫描探针显微镜(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其利用一个细微的探针在样品表面扫描的同时,检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量,从而表征材料表面的形貌、粗糙度、电流电势分布及磁畴分布等。下面,小编先带大家了解SPM核心部件之一的头部机构。

岛津SPM头部机构的3D动画

图1  岛津SPM头部机构部件

图2  SPM探针示意图

图3  岛津SPM头部激光系统

通过3D动画及图1-3,大家可清楚地看到,SPM头部机构主要由激光器、分光镜、反光镜、检测器及探针架(包括探针)组成;探针则分为基片、微悬臂、针尖三部分,其中基片固定于探针架,微悬臂和针尖可进行微小幅度的振动。激光器首先发射激光,经分光镜作用后,激光到达探针微悬臂的背面,探测探针的位置,随后经反光镜作用,最终到达检测器,完成一个完整的检测过程。

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小编在这里做一个类比。当您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一个物品,可以通过触感神经获知物品表面的形状;而SPM头部机构中的探针就好比是人的手,激光光路好比是触感神经,通过探针与测试样品的相互作用,使探针的微悬臂发生偏转,从而改变了激光光路,最终通过激光在检测器上的位置获得测试样品的表面形貌。

与其它品牌的SPM相比,岛津SPM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其具有头部滑动机构。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头部整套光路系统可以同时移动,保证了样品更换过程中测试光路不变,从而避免了重复调整激光光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实物操作见下方视频。

岛津SPM头部机构操作视频

这一期的内容就先讲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意犹未尽?后续小编将继续通过3D动画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SPM的相关知识。

下期预告:

3D动画带您了解扫描探针显微镜系列之(二)|测试原理

撰稿人:刘仁威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