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小麦收储】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Meizheng美正
2023.5.04

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快速检测

玉米赤霉烯酮 (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主要由镰刀菌产生的非甾类雌性激素型毒素,其1962年由Stob等首次从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获得。

玉米赤霉烯酮因其结构与雌激素类似[1]。具有很强的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导致家禽和牲畜的生长缓慢和免疫抑制等,并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产生血液和免疫毒性,并且其具有致癌活性可导致肿瘤,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2-3]。

在小麦收获季节,阴雨潮湿或存放环境条件差有利于镰刀菌属霉菌的生长,易产生玉米赤霉烯酮。目前我国国家标准GB 2761-2017规定,粮谷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不得超过60μg/kg。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也有超过国家标准限量情况[4-5]。

为保证食品安全,粮食收储过程中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变得尤为重要。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操作简便耗时短,2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样品的检测,能确保粮食的快速入库。

 

[1] 王建华. 兽医内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何庆华, 许杨.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及检测方法进展[J]. 卫生研究, 2005, 34(4):

[3] 单妹, 许梓荣, 冯建蕾. 玉米赤霉烯酮对家畜繁殖性能和人体健康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06, 33(001):37-39.

[4] 徐新慧, 晏猛, 符锋,等. 郑州某粮库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检测[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33(4):

[5] 任贝贝, 王丽英, 路杨,等. 河北省小麦,玉米及其制品中16种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调查与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