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简述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条件选择以及影响因素

2021.5.20
头像

吉庆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新的试样分析前处理技术。它在1990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首创,1993年美国Supelco公司推出商品化固相微萃取装置,1994年获美国匹兹堡分析仪器会议大奖。
固相萃取是目前最好的试样前处理方法之一,具有简单、费用少、易于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而固相微萃取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留了其所有的优点,摒弃了其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溶剂进行解吸的弊病,它只要一支类似进样器的固相微萃取装置即可完成全部前处理和进样工作。该装置针头内有一伸缩杆,上连有一根熔融石英纤维,其表面涂有色谱固定相,一般情况下熔融石英纤维隐藏于针头内,需要时可推动进样器推杆使石英纤维从针头内伸出。
分析时可以先将试样放入带隔膜塞的固相微萃取专用容器中,如需要同时加入无机盐、衍生剂或对pH值进行调节,还可加热或磁力转子搅拌。固相微萃取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萃取,将针头插入试样容器中,推出石英纤维对试样中的分析组分进行萃取;第二步是在进样过程中将针头插入色谱进样器,推出石英纤维中完成解吸、色谱分析等步骤。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石英纤维直接插入试样中进行萃取,适用于气体与液体中的分析组分;另一种是顶空萃取,适用于所有基质的试样中挥发性、半挥发性分析组分。
一、原理
固相微萃取主要针对有机物进行分析,根据有机物与溶剂之间“相似者相溶”的原则,利用石英纤维表面的色谱固定相对分析组分的吸附作用,将组分从试样基质中萃取出来,并逐渐富集,完成试样前处理过程。在进样过程中,利用气相色谱进样器的高温,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的流动相将吸附的组分从固定相中解吸下来,由色谱仪进行分析。
二、固相微萃取技术条件的选择
1. 萃取效果影响因素的选择
1.1 纤维表面固定相选用何种固定相应当综合考虑分析组分在各相中的分配系数、极性与沸点,根据“相似者相溶”的原则,选取最适合分析组分的固定相,常用固定相、适用试样及参考文献见表1。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在实验中根据所分析的组分具体研究,例如,根据香味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使用非极性的PDMS与极性的PA均可,但Steffen等在对橘子中17种香味进行分析时发现虽然二者效果相近,可PA比PDMS萃取时间长20min,且检测不出β-香叶烯,〔2〕而Verhoeven等却在草莓香味分析中发现PA效果更好,〔3〕Fisher使用PDMS和PA检测由软木塞对酒带来污染物时发现前者比后者的萃取效率高10%。〔4〕此外,还需考虑石英纤维表面固定相的体积,即石英纤维长度和涂层膜厚,如非非凡定做,一般石英纤维长度为1cm,膜的厚度通常在10~100mm之间,小分子或挥发性物质常用厚膜,大分子或半挥发性物质常用薄膜,综合考虑试样的挥发性还可选择中等厚度,如Field在检测啤酒花中香精油时发现使用PDMS100mm比30mm膜厚萃取效率要高10~20倍,〔5〕Young在使用PDMS20mm、30mm、100mm检测有机氯农药中得出30mm效果最好的结论。〔6〕具体选择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并需要结合试样情况进行摸索。
1.2 样量、容器体积由于固相微萃取是一个固定的萃取过程,为保证萃取的效果需要对试样量,试样容器的体积进行选择,Denis在利用顶空法检测14种半挥发性有机氯农药的研究中指出,试样量与试样容器的体积对于保证结果有很大关系,试样量与试样容器体积之间存在有匹配关系,试样量增大的情况下,重现性明显变好,检出量提高。
1.3 萃取时间萃取时间是从石英纤维与试样接触到吸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为保证试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应在试验中保持萃取时间一定。影响萃取时间的因素很多,例如分配系数、试样的扩散速度、试样量、容器体积、试样本身基质、温度等。在萃取初始阶段,分析组分很轻易且很快富集到石英纤维固定相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富集的速度越来越慢,接近平衡状态时即使时间延长对富集也没有意义了,因此在摸索实验方法时必须做富集—时间曲线,从曲线上找出最佳萃取时间点,即曲线接近平缓的最短时间。一般萃取时间在5~60min以内,但也有非凡情况。
1.4使用无机盐向液体试样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硫酸钠等无机盐可增强离子强度,降低极性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即起到盐析作用,使石英纤维固定相能吸附更多的分析组分。一般情况下可有效提高萃取效率,但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组分,如Boyd-Boland在对22种含氮杀虫剂检验中发现使用多数组分在加入氯化钠后会明显提高萃取效果,但对恶草灵、乙氧氟甲草醚等农药无效;〔20〕Fisher在分析酒中污染物时,加入无机盐的比不加的分析结果高25%。〔4〕加入无机盐的量需要根据具体试样和分析组分来定。
1.5 改变pH值改变pH值同使用无机盐一样能改变分析组分与试样介质、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对于改善试样中分析成分的吸附是有益的。由于固定相属于非离子型聚合物,故对于吸附中性形式的分析物更有效。调节液体试样的pH值可防止分析组分离子化,提高被固定相吸附的能力。例如,Garcia在实际检测中发现,pH=4时对酒香味组成成分检测效果最好;〔24〕Pan在分析极性化合物脂肪酸时选用了一系列pH值,其中pH=5.5效果最佳。
1.6 衍生化衍生化反应可用于减小酚、脂肪酸等极性化合物的极性,提高挥发性,增强被固定相吸附的能力。在固相微萃取中,或向试样中直接加入衍生剂,或将衍生剂先附着在石英纤维固定相涂层上,使衍生化反应得以发生。如对短链脂肪酸衍生化常用溴化五氟苯甲烷或重氮化五氟苯乙烷,对长链脂肪酸衍生化常用季铵碱和季铵盐,对短链和长链脂肪酸使用重氮甲烷和芘基重氮甲烷均有效。
2. 萃取速度影响因素的选择
2.1 加热加热试样可以加速试样分子运动的速度,尤其能使固体试样的分析组分尽快从试样中释放出来,增加蒸汽压,提高灵敏度,对于顶空分析尤为重要。但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石英纤维固定相对组分的吸附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温度非常重要。假如对装置进行改造,可采用对试样加以高温,用液态CO2对固定相降温的方法来提高分析能力。对于有些试样,例如土壤,由于分析组分与基质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强,即使高温效果也不好,但在试样中加入10%的水或其它表面活性物质并加以高温将有助于分析组分的释放从而提高灵敏度。
2.2 磁力转子搅拌、高速匀桨、超声波磁力转子搅拌可促使试样均匀,尽快达到平衡,在很多试验中发现能明显提高萃取效率,且转速越高,达到平衡的速度也越快。使用高匀桨的出发点与磁力转子搅拌是一致的,但高速匀桨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力转子搅拌,其效果更好,仅用磁力转子搅拌萃取时间的1/3。使用超声头对试样进行超声更有助于分析组分的吸附,在三者中效果最好,同磁力转子搅拌相比缩短时间90%。由于磁力转子搅拌同高速匀桨、超声波相比所用设备最简单,所以基本上仍使用磁力转子搅拌法。
2.1~2.2中的所有条件对于改善试样中分析组分的萃取是有作用的,但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应。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筛选出最优化法。
3. 固定相的处理
固相微萃取中的关键部位是石英纤维固定相,靠它对分析组分吸附和解吸,假如曾用过而上面的组分未被解吸掉,则会对以后的分析结果有干扰。每次使用前必须将其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器,在250℃左右置1h,以去除上面吸附的干扰物,假如曾分析过衍生化组分则需要放置更长时间。〔22〕
三、定量方法
由于固相微萃取属于一种动态平衡技术,因此定量需要对某些外部条件进行校正。当分析气体试样时,因为试样既不是在开放的空间,体积又不是很大,结果只与分析组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有关,它决定于温度和湿度,故分析结果在对温湿度校正后直接以气相色谱测定值定量。分析杂质较少的液体试样可采用外标法,将标准加至相对清洁的基质中进行固相微萃取,制作校正曲线,试样通过查找校正曲线上的点而定量。基质比较复杂的试样一般使用标准添加法或内标法。使用标准添加法需注重,试样中的分析组分不一定能象加入的标准那样轻易被提取,分析时要筛选条件保证分析组分的提取率。
四、结语
固相微萃取技术很轻易把握。如在对美国、加拿大、德国以及意大利等6个国家11家实验室进行的一次含量在μg/kg级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农药考核中,无论是曾用过还是第一次使用,分析结果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目前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开展的工作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主要使用在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方面,因此文献道较多与气相色谱联用的技术有关,与液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联用的技术尚不很成熟,文献道较少。虽然固相微萃取技术近几年刚起步,但由于其具有方法简单、无需试剂、提取效果好、变异系数小等诸多优点,已在环境、食品、生化、医学等领域有所应用。鉴于食品领域中具有干扰成分较多的特点,该技术在食品卫生检验中广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