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两类中部型El Nino的生成机制和未来变化研究获进展

2021.8.04
头像

愿湫,十里亭

清风拂过十里亭,踏过春雪只待君。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鑫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教授Jin-Yi Yu在两类中部型El Nino的生成机制和未来变化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7月15日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快报》)。陈梦燕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Jin-Yi Yu教授和王鑫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还包括陈昇助理研究员。

  研究团队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两类中部型El Nino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气候影响也完全不同。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两类中部型El Nino有着完全不同的触发机制,其中CP-I El Nino主要和澳大利亚季风有关,而CP-II El Nino则与太平洋经向模相关。

  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季风主要通过印尼贯穿流和次表层温跃层过程激发CP-I El Nino的产生;而太平洋经向模则主要通过表层海气耦合激发CP-II El Nino。通过对CMIP5的历史和RCP8.5情景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CP-I El Nino在未来发生的频率比CP-II El Nino低,这也说明未来将有更多的El Nino事件将从北美沿岸起源。

  该研究进一步了完善El Nino的理论框架,同时为改进El Nino的数值模拟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对不同类型El Nino的预报能力。

  该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气候和大尺度动力学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和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

  相关论文信息:Chen, M., Yu, J.-Y., Wang, X., & Chen, S. (2021). Distinct onset mechanisms of two subtypes of CP El Nino and their changes in future warm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8, e2021GL093707. https://doi.org/10.1029/2021GL093707.

  图1经向平均(5°S–5°N)的SST(℃)异常的合成演变。CP-I El Ni?o(a),CP-II El Nino(b),弱澳大利亚冬季风年(c)和强PMM指数年(d)。 Y轴上的Year(-1),Year(0)和Year(+1)对应于El Nino发展的前一年,发展年和衰退年。根据Students’ t检验,白点区域标记为SST异常的合成超过90%的显著性水平。

  图2 CP-I和CP-II El Ninos,以及AM和PMM的标准差在CMIP5的历史模拟和RCP8.5情景模拟下的变化。CP-I El Nino(a)和CP-II El Nino(b)占总的CP El Nino 事件的百分比。澳大利亚冬季风(c)和PMM(d)指数的标准差。历史(红色)和RCP8.5(蓝色)情景模拟。


南海海洋研究所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