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数字化双定位导板引导下的前牙美学冠延长病例报告-2

2021.12.28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术后1周拆线(图7A),创口基本愈合,牙龈颜色形态正常,龈乳头切口处可见少量瘢痕,牙龈位置与导板上的牙龈位置基本一致。术后1个月复查(图7B),切口处瘢痕基本愈合。牙龈色形质正常,牙龈位置仍保持在术后水平,未往冠方移动。术后3个月完成前牙全瓷冠修复(图7C)。边缘龈轻微红肿,中切牙牙龈乳头瘢痕未完全消退,患者满意最终牙龈及修复效果。对比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口内照可看出,手术对附着龈宽度未造成影响,微笑时牙龈暴露改善明显(图8)。

 7.png

8.png

2.讨论

 

较传统单定位导板,数字化双定位导板具有术前可预测性及术中精确定位的优势。传统单定位导板均通过制取石膏模型,手工测量制作,仅能确定术后牙龈位置,且制作过程中无法考虑附着龈宽度,术前无法精确且生动地模拟术后的牙龈形态。而结合DSD设计的数字化双定位导板可让患者术前直观看到术后牙龈及修复体的形态,可视化的沟通不仅方便医患沟通,不同专业医生之间的交流也更有效。

 

综合考虑牙龈及牙体形态,通过可视化的交流可以最大限度达到两者的理想状态。口腔及影像学检查可在术前对牙体、牙槽骨高度及形态进行预判,结合口腔扫描及CBCT设计出来的导板可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术过程中,传统导板只能定位软组织位置,对于磨除的硬组织量只能在术中通过目测或探针粗略定位。而双定位导板在术中牙龈翻瓣后,没有牙龈参考的情况下,帮助医生精确定位牙槽骨的高度。

 

特别是多颗牙齿的冠延长手术,双定位导板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手术精度,更因其操作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手术前期导板设计和制作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成本也更高。因患者左侧下后牙缺失,为避免长期咬合不稳定造成前牙区的咬合创伤,计划在完成前牙美学修复后,左下缺牙区进行种植修复。

 

治疗前患者前牙区一直为开牙合,修复时前牙区咬合选择形成轻咬合状态,避免在种植期间不稳定的咬合状态造成的前牙咬合创伤。口腔卫生宣教及患者自我菌斑控制在治疗期间也需关注,若菌斑控制不佳,则会导致边缘龈出现红肿。患者上中切牙牙龈乳头瘢痕问题,主要考虑由于术中缝合过紧造成牙龈对位不良造成;若在显微镜下进行缝合操作,控制创口张力,则可避免此问题发生。

 

来源:向舒畅,罗特,张华.数字化双定位导板引导下的前牙美学冠延长病例报告1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01):50-52.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