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炎症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病误诊为湿疹病例分析

2022.1.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9 岁。 因全身淡红色斑丘疹、斑片伴瘙痒 半年就诊。 半年前, 患者双足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和斑 片,后逐渐累及四肢、躯干、头部、面部及颈部,瘙痒明 显,曾于多家医院诊,诊断为泛发性湿疹,予口服中药 (具体不详)和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治疗后,皮损未增 多,瘙痒减轻,自行停药后病情反复,瘙痒剧烈,影响睡 眠, 遂于 2018 年 7 月 26 日来潍坊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从事金矿工作 10 余年。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皮 肤科检查:全身可见黄豆大、大小较一致的圆形淡红色 斑丘疹和丘疹,部分扁平呈环状(图 1A);双小腿皮损 融合成片,可见糜烂和渗出(图 1B)。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 质均正常。 左小腿屈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不全,角 化过度,棘层增厚,轻度海绵水肿;真皮浅层血管周围 少量单个核细胞浸润(图 2A)。 结合临床与组织病理 表现,初诊为泛发性湿疹。 治疗: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80 mg,每日 1 次), 口服奥洛他定(5 mg,每日 2 次)及氯雷他定(8.8 mg, 每日 1 次),1 周后复诊,患者皮损较前略变淡,瘙痒减 轻,进一步询问病史,其女诉患者病程已多年,之前未 出现瘙痒和红斑,且其女躯干也曾出现类似皮损。 再 次行详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面颊部可见绿豆大环形 斑片,周边堤状隆起(图 1C),再深切复习其皮损组织 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可见角化不全柱,表皮突下延; 真皮乳头毛细血管迂曲扩张,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图 2B)。 2019 年 4 月进行回访,患者自行停用药物,皮损 增多, 双下肢泛发大小不等的淡红至鲜红环状斑片, 边缘堤状隆起(图 3A~C);双上肢可见褐色环状斑片, 边缘堤状隆起(图 3D)。 诊断:炎症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病。

 

1610163586504926.png

1610163604255691.png

 

 

2 讨 论

 

1992 年 Kanzaki 等[1]首次报告 3 例在多年汗孔角 化病典型皮损基础上突然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 的患者,并命名为发疹性丘疹性汗孔角化病。 1995 年 Tanaka 等[2]报告 1 例皮损相似患者,并命名为炎症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病。 2014 年夏萍等[3]报告 1 例合 并前列腺癌患者, 并归纳发疹性丘疹性汗孔角化病和 炎症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病的临床特点: ①首先是 有无症状的炎症性浅表播散性汗孔角化病持续数年; ②突然出现大量的瘙痒性皮损; ③数月后皮损可自行 消退,遗留小片状棕色斑点或环状皮损;④皮损组织病 理表现除了有典型的角化不全柱以外, 真皮浅层可见 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伴或不伴嗜酸性粒细胞。本病非常 罕见,国内仅有 6 例报道。 本例患者首诊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表现为大小一致 的圆形淡红色丘疹),与湿疹的多形性损害不符,遂行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能由于取材原因,未发现典型组 织病理表现,深切后发现一处不典型的角化不全柱;其 次第一次查体忽略了其面颊部少量原发性皮损, 是导 致误诊的原因,提示全面查体和随访患者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