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斑点状集簇性色素痣病例分析

2022.1.1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4 岁,腰背部黑褐色斑片 24 年。患者 出生时腰背部即被发现有一黑色小斑点集簇成小指 甲盖大小的黑斑,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扩大,其上黑 色斑点亦逐渐凸起成为黑褐色丘疹,其上有毳毛生 长,无痛痒,未予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 家族史。体检: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腰 背正中部可见 3. 0 cm × 4. 0 cm 椭圆形黑褐色斑,边 界清楚,不对称,压之不退色,皮损由多个黑褐色丘 疹簇集而成,与毛囊一致,丘疹中心可见毳毛,周围 有较多毛发,其间可见一豌豆大小不规则正常皮肤, 无糜烂、破溃及压痛,基底部无红肿,周围未见卫星 病灶( 图 1)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 正常。皮肤镜检查: 皮损边缘清楚,结构不对称,毛 囊性丘疹上可见毛发,色素呈斑点状分布,且向毛囊 周围聚集,未见蓝-白结构及不典型色素网( 图 2) 。 皮损组织病理示: 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增厚,表皮突 延长,基底层色素增多,真皮网状层可见痣细胞呈团 状或条索状分布,主要分布于毛囊皮脂腺周围,小汗 腺周围亦可见少量痣细胞环绕,痣细胞分化良好,多 呈上皮样( 图 3) 。诊断: 斑点状集簇性色素痣。

 1604627711735746.png

2 讨论

 

斑点状集簇性色素痣( spotted grouped pigmented nevi) 为先天性色素痣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出生 时既存在或出生不久发生,逐渐长大; 主要表现为密 集排列的黑褐色丘疹,丘疹中心常可见毳毛,褐色的 丘疹可融合成斑块; 组织病理多表现为皮内痣,分为 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以毛囊为中心型的,其特点是 痣细胞巢环绕毛囊; 另一种则是以小汗腺为中心型 的,每个小汗腺可被痣细胞紧密包绕。Morishima 及Imagawa 认为先天性痣细胞痣的痣细胞增生与汗腺 导管密切相关,并认为以汗管为中心的斑点状集簇 性色素痣的痣细胞起源于汗管壁的成痣细胞[1]。 本病国内报道 6 例[2-7],发生部位: 2 例发生在 腹部,2 例发生在小腿,1 例发生在肩部,1 例发生在 大腿伸侧; 病理检查: 5 例以毛囊皮脂腺为中心,1 例 未做病理检查; 本例发生在腰背部,属于以毛囊为中 心型的; 综合分析现已发现的 7 例病例,本病出生即 有,无特定好发部位,皮肤镜可见色素呈斑点状分 布,病理上痣细胞主要分布于毛囊皮脂腺周围,且痣 细胞分化良好,都为皮内痣。另外本例患者皮损间 可见豌豆大小不规则正常皮肤未受累,其毛囊皮脂 腺未被痣细胞浸及的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 究。临床上本病应该与斑痣( nevus spilus) 鉴别,斑 痣又称为点状雀斑样痣,亦为先天性痣,通常在 1 岁 左右发生,皮损特征是在浅棕色或褐色斑基础上出 现多个深色的色素斑或小的丘疹,一般不与毛囊一 致。临床上,斑点状集簇性色素痣并不少见,但迄今 为止,国内关于本病的病例报道仅寥寥几篇,说明国 内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希望本篇报道能使国内皮 肤科医师加深印象。此外,以往报道认为本病恶变 率低,无需治疗; 笔者认为尽管到目前为止未有该病 恶变的报道,鉴于本病属先天性色素痣的一种特殊 类型,较后天性色素痣易于恶变,易严密观察,必要 时进行预防性切除。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