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浅谈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上颌中切牙种...-2

2022.1.1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3.4种植手术

 

种植术前氯己定漱口液含漱4次,每次5ml,0.5%碘伏进行术区消毒、铺巾。在上颌左侧中切牙位点以4%的阿替卡因行局部麻醉,于21牙槽嵴顶偏腭侧切开,11及22唇侧附加切口,全层翻开粘骨膜瓣,可见植骨材料稳定。硬度及唇侧凸度较好(图5)。

 1604016592232259.png

套筒钻取植骨区的组织后放入10%福尔马林中固定,后期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先锋钻定位、导向,逐级扩孔至Φ3.5×15mm,植入SPI亲水Φ4.0×14mm植体一颗,唇侧骨边缘处植入自体牙本质颗粒与PRF混合物,表面覆盖PRF膜,严密缝合。2周后复诊拆线。半年后复诊见唇侧角化龈较薄,透出覆盖螺丝金属颜色,CT片示种植体周围骨壁完整,唇侧厚度>2mm(图6)。

 1604016610361248.png

在上颌左侧中切牙位点以4%的阿替卡因行浸润麻醉,选择上颌前牙腭侧作为供区,切开、锐性分离半厚瓣,保留骨膜结缔组织层,紧贴切开骨膜结缔组织层,掀起制得的带蒂结缔组织瓣,将准备好的长条状带蒂瓣反折,骨膜面朝向唇侧骨板方向,而结缔组织面朝向牙龈表面,就位于种植体唇侧。

 

1.3.5种植修复

 

取模行临时基台树脂冠诱导牙龈,3个月后复诊见唇侧角化龈高度充足,面观可见唇侧唇侧丰满度较好。种植术后6个月,CT示骨结合良好,取种植体水平终印模行最终修复,上部结构采用二氧化锆基台及二氧化锆烤瓷冠修复(图7)。

 1604016627949209.png

1.4治疗结果

 

植骨手术后7、14d复查,可见植骨区轻度肿胀,伤口愈合良好,缝合线无脱落。从植骨区获取的标本,经组织学观察可见牙本质颗粒周围有新骨生成(图8),但骨小梁排列紊乱,为不成熟的骨组织。植骨术后6月CT示植骨区骨密度平均值为664,12月CT示植骨区骨密度平均值为576,可见植骨区骨密度减低,部分的牙本质颗粒被吸收。牙本质颗粒的吸收以及新生骨并未钙化完全,导致植骨区骨密度减低。

 1604016647448474.png

2.讨论

 

自体牙本质颗粒是将拔除的牙齿去除牙釉质、牙骨质、牙周韧带、牙髓和龋坏等,只保留健康的牙本质,将其敲碎后通过煅烧、煮沸、脱矿或者冷冻等方法提高其成骨活性,消除感染和免疫排斥等风险得到的骨移植材料。牙本质基质主要由Ⅰ型胶原纤维、钙和磷等无机物组成。牙本质可以为骨再生提供磷和钙,其中的胶原成分也是各种生长因子的优良载体。植入骨缺损区的牙本质可以形成一个骨诱导形成蛋白的缓释系统,使骨损伤处不断有骨诱导形成蛋白的释放,再加上其他生长因子的相互协同作用,可促进骨重建。

 

本病例采用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显著,术后半年及一年CT片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并且给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PRF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在新骨生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分化、血管增生和成骨细胞的增殖,还能抑制破骨细胞的能力,能加速新骨生成。

 

PRF的纤维蛋白呈多孔疏松的网状结构,使得营养成分及氧气可以轻松的弥散至细胞周围,促进骨髓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沉积骨质,加速成骨过程。本病例植骨后10天拆线时可见创口关闭,局部有假膜形成,患者自述术后反应较轻,没有明显肿胀。通过对本病例观察发现,自体牙制成的骨移植材料结合使用PRF,可促进新骨生成,不仅可以成功地重建上颌前牙区骨缺损,而且患者术后反应轻微,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