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病例分析-1

2022.1.22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开颅手术虽然可以切除占位性病变,缓解占位效应,但是如果术后创腔未及时闭合,继而进行性增大,对脑组织形成新的压迫,病情会再次加重。常见的术后病情加重原因为术后出血、脑梗死、脑水肿等,而表现为创腔内张力性积液较为少见。本文报道2例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79岁,因突发头痛、头昏伴呕吐4 h急诊入院,入院时呈嗜睡状。头部CT示右侧颞顶叶出血(图1A),有明显占位效应,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1 d,意识清楚,颅内压监测为12 mmHg 左右;复查头部CT示颅内血肿已全部清除,中线无明显移位(图1B)。术后3 d,意识开始变差,逐渐加重,颅内压达33 mmHg。复查头部CT示创腔内见大量积液,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移位13 mm(图1C)。予以加大甘露醇脱水等治疗10 h,意识变差至浅昏迷,颅内压为37 mmHg,复查CT示创腔内积液较上次明显增加,中线移位17 mm,脑疝形成(图1D)。

 1584662662578809.png

图1 右侧颞顶叶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创腔张力性积液病人CTA. 首次术前头部CT,示右侧颞顶叶出血;B. 首次术后1 d头部CT,示血肿全部清除,创腔少量积气,无明显积液,中线无明显移位;C. 首次术后3 d头部CT,示创腔大量积液,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移位13 mm,积液腔达侧脑室边缘(↑示);D. 首次术后3 d再次头部CT,示创腔积液较上次明显增多,中线移位17mm,积液腔边界达侧脑室(↑示);

 

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硬脑膜张力较高,剪开硬脑膜,见其下与脑皮质切口周围有少量血凝块;清除血凝块,见暗灰色稍粘稠液体由皮层开口喷出,吸除创腔内液体后脑组织塌陷;显微镜下探查原创腔底部,未见明确原因,反复观察似有液体流入,考虑脑室与创腔之间可能有一隐藏小活瓣开口,脑脊液随脑搏动时被挤入创腔所致;用明胶海绵覆盖近脑室侧,观察后放置引流管,常规关颅。二次术后1 d,意识清楚。复查CT示颅内原积液部位积液明显减少,创腔无出血(图1E)。二次术后4 d,拔除创腔引流管。病情逐渐好转,多次复查头部CT示原创腔无积液。

 1584662681975479.png

图1E. 二次术后头部CT,示原积液部位积液明显减少,无明显出血

 

病例2:女,54岁,因头晕1 d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左额叶、岛叶及颞叶病变(图2A)。在全麻下行占位病变切除术,术毕分别放置硬膜下及硬膜外引流管。术后1 d,意识清楚,复查CT提示创腔少量积液,无明显渗血、积气(图2B)。术后2 d,引流管引流量较少,拔除引流管,病情逐渐恢复,四肢肌力正常,下床活动。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瘤(WHO Ⅱ级)。术后9 d,意识逐渐变差,复查CT 示创腔积液增加,中线偏移,脑组织水肿(图2C)。予以腰椎穿刺术、甘露醇脱水等保守治疗2 d,意识逐渐变差至昏睡。复查CT示创腔积液量较前增大,周围脑组织水肿加重,中线移位明显,脑疝形成(图2D)。

 1584662702616652.png

图2 左侧额叶、岛叶及颞叶胶质瘤开颅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病人影像A. 首次术前头部MRI,示左侧额叶、岛叶及颞叶占位性病变,呈轻度强化;B. 首次术后1 d头部CT,示创腔少量积液,无明显渗血、积气;C. 首次术后9 d头部CT,示创腔积液增加,中线偏移,脑组织水肿;D. 首次术后11 d头部CT,示创腔积液进一步增加,中线偏移及脑组织水肿较前加重;


互联网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