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面部鲍温病伴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分析

2022.3.03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通常见于中老年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四肢和腹膜后,面部软组织少见,而原发于面部软组织的多形性MFH更为罕见。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又称原位鳞状细胞癌。面部BD同时伴发多形性MFH极为罕见,我院于2016年收治1例面部BD伴右面部多形性MFH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7岁,因“右面部肿物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发现右面部出现一绿豆大肿物,无痛性增大,肿物表面易出血,可自行压迫止血。既往史:BD病史,高血压史。专科检查:患者右面部肿物,呈圆形突起,界限清楚,大小约5.0 cm×5.0 cm×3.5 cm,质地中等硬度,基底部无粘连,无压痛,肿物表面破溃出血,上覆黑色血痂。左面部大面积红色斑块状皮损,形状不规则,边界清,表面覆着黄色痂(图1)。

 

15143355143817.png

图1  患者正面像

 

腮腺区CT检查:右侧耳廓前部占位性病变,右侧耳廓前部见4.6 cm×5.2 cm不均匀稍高密度软组织团块影,边界较清,局部与右侧腮腺前上缘分界不清,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左侧腮腺及双侧颁下腺形态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图2)。

 

15143355341406.png

图2  腮腺区CT示:右侧耳廓前部占位性病变

 

治疗:患者于全麻下接受右侧面部恶性肿物扩大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游离皮片修复术,术中见肿瘤部分基底组织浸润腮腺咬肌筋膜,充分保护面神经各分支,将肿物及腮腺浅叶上部一并切除(图3)。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等治疗,10d后拆包、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受皮区表皮正常,患者恢复良好,现仍在随访中。

 

15143355598390.png

图3  手术切除右面部肿物。A.术中解剖面神经;B.术后打包加压面部皮片,置橡皮引流条。

 

组织病理学检查:右面部肉瘤,瘤细胞梭形,弥漫分布,席纹状排列,多形性,核分裂像及坏死组织多见(图4)。免疫组化结果:SMA(-),EMA(-),BcI-2(-),Desmin(-),CK(-),S-100(-),CD34(-)。诊断为(右面部)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肉瘤。

 

15143356178158.png

图4  瘤细胞呈梭形,弥漫分布,多形性核分裂象及坏死组织多见(HE×100)

 

2.讨论

 

MFH由Ozzello等于1963年首次提出,O’Brien和Stout[3]在1964年首先将MFH描述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恶性肿瘤。1978年由Weiss等正式命名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将其分为5种细胞组织亚型:车辐状-多形性(storiform-pleomorphic)、巨细胞型(giant cell type)、黏液型(mucoid)、炎症型(inflanammatory type)、血管样型(angiomatoid type)。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对MFH5种亚型重新命名:多形性MFH/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巨细胞型MFH/伴巨细胞分化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黏液纤维肉瘤、炎症型MFH/伴明显炎症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一种间叶组织恶性肿瘤,占成人肉瘤的不到5%,通常见于(60-70岁)老年人,多发于深部组织,以四肢(尤以下肢)和腹膜后常见,发生于颌面部的MFH约占全身MFH的1-3%。MFH在全身以软组织较骨组织发病多见,而MFH在颌面部以骨组织较软组织多见,原发于面部软组织的多形性MFH十分罕见,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口腔颌面部肉瘤以骨肉瘤最为多见,主要发生于颌骨,软骨肉瘤其次,其他软组织肉瘤没有明显的好发部位。颌面部MFH病因不明,临床上口腔颌面部肉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肿块生长较快,就诊时大多数患者肿瘤体积较大,局部破坏严重。

 

典型的多形性MFH由梭形细胞、多角形或圆形细胞混合组成,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也可出现数量不等的奇异形、多核巨细胞。细胞密集,核多形性明显,核分裂易见。本病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难以定性,易误诊,确诊依靠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早期施行原发灶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相关研究表明头颈部肉瘤的复发率在40%-60%之间,故手术范围应广泛,术后再辅以放疗是控制肉瘤局部复发的重要方法。

 

MFH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肝等,对是否行经淋巴清扫尚有争议。多形性MFH预后较差,总体5年存活率为50%-60%,10年存活率为40%。颌面部MFH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肿瘤体积较小、位置较浅的软组织MFH,恶性程度低的MFH,无血行转移或颈淋巴结转移者,预后相对较好,反之预后差。

 

BD是一种表皮内鳞状细胞原位癌,有低度恶性潜能,可累及皮肤和黏膜,常见于日光暴露部位,如头颈部和四肢。其致病因素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放射、三价砷化合物、免疫抑制、慢性皮肤炎症。临床表现皮损初为圆形或卵圆形的红斑、丘疹,逐渐扩大,外形不规则,表面常附有角化性鳞屑,呈棕黄色或黄褐色,有时发生糜烂、皲裂,皮损境界清楚,常随年龄增大而逐渐扩大。本病进展缓慢,病程可迁延数年至数十年,绝大多数患者终生保持原位癌状态,约3%-5%患者可发展为侵袭性鳞状细胞癌。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如皮损不大,以手术切除为主,其他方法包括物理疗法(电灼、冷冻、刮除)皮损内注射干扰素、阿维A联合皮损内注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等非创伤性疗法。

 

本文报告的患者BD临床病史长达30年,左面部皮损面积大,皮损部位经常出现糜烂渗出,患者未曾给予治疗,3个月前右面部出现肿物,生长迅速,病理示多形性MFH/未分化肉瘤。既往尚无面部BD与多形性MFH/未分化肉瘤合并发生的报道,MFH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多数MFH患者均无明显的致病因素。笔者认为两者可能存在一定联系,患者皮肤出现BD后,长达30年的慢性刺激,引起全身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的出现从而导致或诱导了MFH的发生。面部多形性MFH与BD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