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病例分析

2022.2.25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不规则毛霉最早于1991年从我国1例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患者皮损内分离,并命名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2011年更名为不规则毛霉(Mucor irregularis)。国内以江苏省报道较多,张帅等报道1例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皮肤不规则毛霉病。


患者女,39岁,右面部斑块、溃疡伴疼痛2个月。既往患急性髓系白血病1年,经治疗后缓解,半年前再次复发。


1645779831806201.jpg

患者右面颊5 cm × 5 cm类圆形紫红色斑块,边界较清晰,中央糜烂溃疡,表面覆盖黄褐色痂皮,可见肉芽组织


皮肤科检查:


1645779831494591.jpg

皮损组织病理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28.75 × 109/L,中性粒细胞1.05 × 109/L,淋巴细胞27.17 × 109/L,红细胞2.20 × 1012/L,血红蛋白69 g/L,血小板84 × 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HE及过碘酸希夫染色示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并见宽大无隔菌丝。真菌小培养见宽大透明无隔菌丝,并见假根、匍匐菌丝及球形孢子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不规则毛霉。


诊断:


①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
②急性髓系白血病。给予口服羟基脲、一次性静脉输注悬浮红细胞,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后,患者皮损逐渐变平、缩小。


参考文献略。


来源:张帅、李振鲁、李建国、张淑贞等,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2):142-144。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