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2021.6.0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我区医疗单位各科成分血使用率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各医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3%,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在2003年已达标,但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不理想。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n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ZHAN Zhuoling,WEN Xiuming,HE Chunhui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Blood Station,Shenzhen,Guangdong 5181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Generalize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alyzing blood utilized on clinical purpose.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zed the cases of the component transfusion and the components utilized rate in all medical units in our borough during year 20002004.Results The amount of the whole blood consumed in hospitals has been reduced significantly lately,with which the amount of the component blood is up to 99.3% of all.Its ratio has been achieved the criterion as soon as in year 2003 in Ⅱhospitals;however,the platelet collected by machine and the effect of cold precipitation were not perfect.Conclusion The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s not only able to reduce the negative reactivity after being transfused,but able to save the limited blood resources;therefore,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use the component blood in reason.

 

Key words:Component transfusion;Component blood utilized rate;Platelet

 

    现代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新时代,目前国内外都把成分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及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必备条件,是当今世界输血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是我国成分输血发展较快的时期,成分输血已为绝大部分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临床医师的理解并接受。为了进一步推广成分输血,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作者对本区2000年至2004年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主要来源于我区中心血站血库发血原始记录及所属各医院血库用血统计记录。

 

1.2  血液成分 

 

所有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均由本站按标准提供,所有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全血200 ml为1U,成分血以200 ml全血分离制备后成为1 U,成分包括添加红(SAGM.RCS),洗涤红细胞(RBC),浓缩白细胞(WBC),浓缩血小板(手工PC),机采血小板(PC),新鲜冰冻血浆(FFP)等。

 

1.3  成分血使用率 

 

按卫生部规定的公式计算:成分输血率(%)=成分血数(U)  全血数(U)+成分血数(U)×100%

 

2  结果

 

2.1  各年度成分血应用情况 

 

本区成分用血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0年10.39%上升至99.9%,增长近90%,以SAGM.RCS、RRP用量较多,而机采PC相对较少,见表1。表1  年度各种血液成分应用情况(略)

 

2.2  各医院成分血使用情况 

 

表2所示各医院成分血的使用发展较平衡,结果显示,各医院成分输血不断进步。二级医院成分血使用率均在2003年已达标(深圳市标准要求),见表2。表2  6所医院全血与成分血使用情况 (略)

 

3  讨论

 

3.1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成分输血呈逐年上升趋势,
全血用量明显下降。另外,自从推广成分输血后,总用量也有明显下降,大大地节约了血液资源。2002年成分输血率都已超过国家标准,各医院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用量占到成分血输血的95%左右,占绝对主导地位。

 

3.2  全血角色转变 

 

众所周知,传统的输血方式不管病人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是十分不合理的。临床实践证明,大约80%以上需要输血治疗的病人缺乏的不是全血,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千篇一律输给全血,病人得不到足够治疗量所需的血液成分,而其他大量血液成分既发挥不了作用,又增加了病人血循环负担(血容量增加),同时作为刺激物(免疫原)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为日后输血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输血免疫反应或产生无效性输注等不良后果。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疾病治疗的不同需要,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这样就能达到缺什么补给什么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疗效,又可一血多用,合理使用血源,节约血源,还可以减少不必要成分输血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当成分血的制备普遍化后,全血只是作为一种用于分离成分血的原料物质,不用或只是很少量的用于临床。当病人的红细胞和血容量不足时,又缺乏适当的红细胞和血浆代用品时,全血才被作为一种临床程序来补充[1]。血站与临床紧密配合,促进用血观念的更新,近年来,我们多次请国内省级以上血站和临床输血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在我区进行成分输血讲座,在各医院临床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中普及成分输血知识,并印发成分输血手册及宣传资料。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成分输血占采血量的比例多少,已成为衡量临床医生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成分输血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3.3  血小板的用量逐渐增多 

 

本文结果显示,医院成分血中血小板用量逐渐达到较高比例,这首先归于临床医师用血观念的改变,但主要是与血小板的质量提高,适应证增多有关。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具有保存期长,含量高,供体单一,白细胞及红细胞污染率低,临床疗效好等特点,为血小板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低下的病人都存在出血的危险性,现在随着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抗肿瘤治疗的广泛开展,也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日益增多,而且出血的危险性与病人血小板计数明显相关,血小板越低,出血危险性越大。因此,通过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将病人血小板计数提高到某一水平,可大大降低自发性出血的危险性,特别是减少颅内出血和内脏大出血的危险性,降低病死率[2]。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也有明显优势,可迅速提高病人的血小板计数。由于采自单一供血者,使病人接触抗原和发生免疫反应的机会大大降低。可显著降低无效性输注的发生概率;容易通过配型,挑选合适供者,提高输注疗效。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广泛普及,消耗性器材的成本降低以及血小板制剂种类的增多(洗涤血小板、少白细胞血小板、辐射血小板、冷冻血小板、自身保存血小板)。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我区一些医院血小板用量占到成分血的50%以上,一些临床科室,特别是外科、麻醉科、妇科、产科等科室的病人在手术前,医师都根据其具体情况预约血小板,用于预防或制止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大量出血,这样就减少了病人输血量,大大提高了手术的质量,保证了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3.4  正确合理使用血浆 

 

近年来国外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进步,各种成分血的应用也正在发生变化,红细胞、血浆清蛋白和血小板成分已逐渐成为输血的主体。但是一部分临床医师存在血浆使用误区:用血浆补充血容量,目前补充血容量主张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而不主张使用血浆,主要是血浆具有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潜在危险且输注血浆也容易发生超敏反应;用血浆补充营养,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清蛋白,清蛋白半存活期长20 d,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又缺乏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故缺少营养作用。现在众多的营养方式如胃肠内、外营养技术完全可以满足病人的各种营养需要;用血浆治疗低蛋白血症的水肿或腹腔积液,血浆中的清蛋白不够纯,不够浓和不够多,故用于消除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或腹腔积液的效果不快、不明显。每克清蛋白可保留循环内水分约18 ml,25 g浓缩清蛋白扩张血容量的作用相当于500 ml血浆的作用,故为了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应该用清蛋白制剂;用血浆增强人体免疫力,虽然血浆内含有免疫球蛋白,但血浆内免疫球蛋白不纯、不浓、不多,达不到预防或治疗量,应该使用免疫球蛋白;不必要的补充凝血因子,病人虽然有凝血因子缺乏,但无明显出血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大于正常值1.5倍),一般不必输注血浆,医生要严格把握血浆的临床适应证,以提高血浆的临床应用质量。临床医生对血浆的应用指征应由扩容,补充营养为目的转为用于替代治疗、纠正病人存在的出凝血机制障碍,使血浆用量逐渐下降。在输血技术发达国家,对血浆蛋白制品的需要量很大。以清蛋白为例,有的国家已达到每百万人每年需要300 kg的数量,对第Ⅷ因子的需要量,已达到按全国病人数的需要来生产供应[3],这一点我们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成分输血具有纯度高、疗效好、针对性强、一血多用、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成分血还可节约大量血液资源,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各级领导重视,把成分输血的比例纳入医院分级管理和目标责任制管理中去;定期举办成分输血技术、知识更新学习班,让每一位临床医师必须全面掌握临床应用血指征。综合性医院在各地区成分输血应用中更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相信随着观念的改变,我国的成分输血会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曹俊泽.成分输血指南[M].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5154.

 

[2]Novotny vMj,prevebtion and management of platelet transftision refractoriness [J].vox song,1999,76:1.

 

[3]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88202.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