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病例分析

2022.2.14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24 岁,胸前、背部起褐色色素沉着和色 素减退斑 9 年余。患者于 15 岁时背部开始起褐色 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患者未 予重视,未至医院就诊,而后褐色色素沉着和色素减 退斑缓慢增多并逐渐蔓延至胸前及整个背部,于 2 年前至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 药物食物过敏史及慢性病服药史。体检: 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 大,无身材矮小,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皮肤科情况: 胸前、腰背、骶部可见大片褐色色素沉着斑,大片色 素减退斑,部分融合成片,无糜烂、渗液,无皮肤萎 缩、血管扩张( 图1 ~2) 。口腔、外阴黏膜未见损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肝功、肾功、血沉、自免12 项、免疫6 项、总 IgE 未见异常;真菌涂片镜检:未发 现真菌。初诊诊断为“花斑癣?”,给予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外搽、伊曲康唑胶囊口服等治疗1 个 月后皮疹无明显改善。遂在背部取皮损做病理检查 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可见灶 性红染无结构样物质,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灶性淋 巴细胞浸润( 图3) ;刚果红染色阳性( 图 4) 。诊断: 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治疗: 予尿素软膏">尿素软膏和 10% 硫磺软膏外搽 1 个月余,后患者未复诊。半年后随 访,患者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诉后期未予其他治疗, 现在定期随访中。

1644827333425737.jpg

2 讨论


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amyloidosis cutis dyschromica,ACD) 罕见,1970 年由 Morishima[1]首次描 述。多见于亚洲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泰国人。本 病常于青春期前发病,皮疹特征是点状或网状色素 过度沉着和散在的粟粒大小色素减退斑,无红斑、丘 疹、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水疱等,不痒或偶有 微痒,色素改变几乎累及全身皮肤,但面、颈和手部 皮肤与非曝光部位相比较轻,黏膜、掌和跖、毛发、甲 以及牙齿不受累,亦无系统异常,部分患者有家族 史。有报道本病可部分重叠轻度点状萎缩和水疱或 丘疹。该病病理表现为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表 皮下的真皮乳头内有小团块淀粉样蛋白沉积,刚果 红或甲基紫染色阳性。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摩擦、表皮损伤、免 疫因素和紫外线照射有关[2],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 倾向,遗传在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3],淀粉样蛋白来 源于死亡的角质形成细胞。目前对于本病尚没有有 效的治疗方法,避免过度日晒和使用防晒霜是必不 可少的,有报道长期服用阿维 A 取得了明显疗 效[4],还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角质剥脱剂、辣椒碱、碳 酸二甲酯亚砜和激光等治疗[5]。 本病可通过组织病理检查与着色性干皮病、先
天性色素异常病、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及遗传性 泛发性色素异常、泛发性网状色素性皮病、先天性疱 病继发皮肤淀粉样变等相鉴别[6]。本病与皮肤异色 病样淀粉样变临床表现非常相似,临床特点相互重 叠,组织病理不容易鉴别,区别点在于皮肤异色病样 淀粉样变可有苔藓样丘疹和表皮萎缩,毛细血管扩 张较明显,可伴光敏、身材矮小、水疱和掌跖角化。 有文献报道称本病也会出现水疱,因此这两种皮肤 淀粉样变性是否属于一个疾病,还是仅某些临床特 点相似,异色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是否会进展为皮肤 异色病样淀粉样变,都有待进一步观察[5]。 本例患者青春期发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 病理检查和刚果红染色结果可明确诊断,该病临床 较少见,本例患者色素减退斑表现为大片状,与以往 文献报道的圆点状不太一样,本例患者给予尿素软 膏和硫磺软膏外搽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