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分析测试百科网 > 行业资讯 > 微信文章

Ä爱纯派| 这里有个Pokémon会收集菌体/细胞

GE生命科学
2016.7.13

小火龙

我有火焰之舞!

我能冲击、吐丝、虫咬…

绿毛虫

比卡丘

我能卖萌~

我会收集菌体/细胞

滤巨人

菌体/细胞收集神器——中空纤维柱

中空纤维柱进行菌体/细胞收集需要考虑四个关键变量:

膜孔径大小

柱的通道长度

纤维管内径

工艺条件

膜孔径大小

膜孔径的大小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处理效率。例如,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较小孔的滤膜常能得到最高的透过液流量 (图1)。因此,选用我们的500,000 标称截留分子量 (NMWC) 的超滤膜收集E.coli,即使与细胞的大小比较滤膜的孔径相对要小。

柱的通道长度

柱的长度应当由起始培养液中颗粒 (细胞及细胞碎片) 的浓度来决定。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加,应当选择具有较短纤维路径长度的膜柱。对细胞收集来说,一般30或60 cm的柱长比110cm柱长工作得要好。由于动态压力降的增加,较长的柱在给定流速下有较高的进口压力。

纤维管内径

当使用中空纤维滤柱时,纤维管的内径会影响其他工艺变量。含有颗粒的进料液流,例如细胞和细胞碎片,很容易通过管内腔 (内径) 大的纤维管。例如,内径为0.75 到1.0 mm的中空纤维对带颗粒物的进料液运行良好。同样,当处理粘稠的起始培养液及在上游工艺中经常遇到粘的易堵塞的组分 (例如,E.coli 中的脂多糖) 时,内径大的纤维运行良好。

工艺条件

在收集过程中,培养液通过中空纤维滤膜,从透过端流出。初始阶段,料液的固含量低,透过的流速可以高至(60-100 LMH),当料液的固含量增高后,透过的流速就会降低。

泵功能的最大化

当开发过程处在生产效率成为一个要考虑的因素的规模时,可以通过串联几根 (2至4根) 柱,使所提供的泵的使用率达到最大化,其前提是能分别测出每个柱的透过液流。

菌体/细胞收集的中空纤维的选择攻略

膜孔径大小 (按优选顺序): 500,000 或750,000 NMWC 用于超滤0.1 或0.2 mm

用于微滤中空纤维的通道长度:短通道长度柱 (一般30 到60 cm)

纤维管内径:较大内径纤维管 (0.75 到1.0 mm)

循环流速

对易堵塞进料液流剪切速率8,000 到16,000 sec-1,对剪切力敏感的进料液流2,000 到4,000 sec-1

 操作

顺序

流量 (即蛋白质通过量)取决于颗粒的浓度。为了让蛋白能很好地通过,在流量明显减少之前,设置一个细胞清洗步骤。使用低到中等过膜压力 (< 1 barg [15 psig])

 操作

温度

室温下工作最佳,只要在此温度下操作组分稳定,否则可在4℃-12℃ (39°F-53.6°F) 工作,但通量要低

第二期TSF培训课火热报名中

即日起联系您当地的销售专员,报名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期TSF培训课。邮件内容请包含姓名、手机号、公司名和希望掌握的内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本文拒绝未经授权的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发布需求
作者
头像
仪器推荐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