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妊娠中晚期腹腔内出血临床分析-2

2022.1.2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3 讨 论


妊娠中晚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有子宫破裂、异 位妊娠、肝破裂、子宫血管破裂、输卵管破裂,以及脾 动脉瘤破裂、恶性肿瘤破裂、卵巢囊肿破裂等[1-3]。 本研究中妊娠中晚期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为0. 028%, 孕产妇死亡1 例,死亡率3. 2%,转入重症监护室 12 例( 38. 7%) ,围产儿死亡率达 45%, 11 例存活的新 生儿中, 4 例头部 MR 提示脑白质损伤( 36. 4%) ,母 儿预后较差。外市转入我院的6 例均发生胎死宫 内,其中5 例已进入围产期,提示长时间宫内转运不 利于母儿预后,早期识别、迅速干预可改善妊娠结 局。妊娠中晚期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 临床表现为腹痛,此外应注意恶心呕吐、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等不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应注意有 无腹腔内积液,首先警惕子宫破裂可能,除剖宫产手 术史外,肌瘤剔除史、输卵管手术史均为子宫破裂的 高危因素,同时注意排除肝、脾等其他脏器出血的可 能,有效识别高危孕妇,定期产检监测,快速识别可 疑症状,以便早期识别此类疾病。


本研究中23 例完全性子宫破裂病例中, 7 例破 裂部位为 子 宫 下 段,16 例破裂部位为宫体 ( 70. 8%) ;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的 13 例患者中, 6 例破裂部位为非子宫下段。这可能与前次行古典式 剖宫产、“T”形切口、术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既往 宫腔操作( 如人工流产) 导致子宫局部肌层受损等 有关,也可能与宫底、宫角相对薄弱有关。本研究中 孕产妇死亡病例为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临床表现 为上腹痛,子宫下段压痛为阴性,开腹探查见为子宫 底破裂。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 患者出现持续腹痛、子宫下段压痛阴性时,应考虑非 下段子宫破裂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31 例患者中,完全性子宫破裂 23 例( 74. 2%) , 是妊娠中晚期腹腔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我 院同期妊娠中晚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 0. 021%,低于文献报道的0. 06%[4]。23 例完全性 子宫 破 裂 中 21 例有子宫或输卵管手术史 ( 91. 3%) ,包括剖宫产、腹腔镜核瘤、腹腔镜输卵管 手术。随着女性妊娠年龄的增加,曾接受子宫肌瘤核除手术的患者数逐渐增多。腹腔镜核瘤(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LSM) 因具有创伤小、瘢痕小、恢 复快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研究中,子宫肌瘤核除 术后子宫破裂的4 例患者均为 LSM 术后,胎儿预后 很差,母亲预后相对较好,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5]。 LSM 的术后分娩方式备受争议,由于缺乏 LSM 术后 妊娠并发症可靠的长期随访数据,剖宫产终止妊娠 往往被认为相对安全。Koo 等[6]随访了523 例接受 LSM 并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发现仅 0. 6% 发生妊娠 期子宫破裂,足月妊娠率达 76. 7%,认为有生育要 求的女性接受 LSM 是安全的。对 23 项涉及 1825 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分娩情况进行系统回顾[7],开 腹肌瘤切除术( laparotomic myomectomy, LTM) 后的 子宫破裂发生率与 LSM 术后无显著差异。一项纳 入了56 篇文章的 Meta 分析[8]显示,核瘤术后, 80% 的子宫破裂发生在孕28 ~36 周, LSM 后子宫破裂发 生率( 1. 2%) 与 LTM( 0. 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这可能与 LSM 后更多人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有关( P=0. 001) 。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 LSM 术 后子宫破裂发生率高于 LTM 术后。关于 LSM 术后 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 LSM 术后子宫破裂可能与肌瘤的特点( 大小、数目、 位置) ,切开、缝合、止血技术与方法,能量来源,妊 娠时间间隔及是否穿透宫腔等有关[9-11]。另有研究 认为,肌瘤大小、数目、类型及对子宫肌层的损伤程 或其他特征并不是决定术后妊娠是否发生子宫破裂 的关键因素[8, 12] 。LSM 相对于 LTM,需更多的缝合 技巧与经验,术中子宫切口缝合不确切、残腔血肿形 成、过多使用电凝止血均影响子宫切口的愈合,进而 增加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风险[13]。据报道,单、双极 电凝引起的子宫肌层热损伤可导致正常组织的血供 阻断和结缔组织的增生,而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与正常子宫肌层不同,在妊娠期间不能重建[9, 14] 。 单、双极电凝还会损伤利于瘢痕愈合的假包膜[15]。 快速有效地止血进而减少能量的使用,可降低对子 宫肌层的热损伤,切开子宫壁前,向子宫肌层注射肾 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会减少电凝损伤[16-17]。假包 膜套扎法( loop ligation of myoma pseudocapsule) 应用 于 LSM 也是快速有效止血的方法之一,能有效减少 能量的使用,甚至无能量使用,完整保留利于瘢痕愈 合的假包膜[17],但能否减少 UR 的风险有待进一步 研究。Parker 等[9]认为,血肿的形成对创面愈合有 不良影响,子宫肌层的多层缝合对于预防 UR 是必 要的。本研究中4 例LSM 后UR 的患者均有足够的 避孕时间( 20 ~60 个月) ,提示避孕时间可能并不是 子宫创面愈合的决定性因素。通过磁共振和三维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恢复情况,术 后 3 个月子宫肌层的愈合与修复过程完成[1819] 。 目前认为,肌瘤未进入宫腔者,避孕时间为 6 个月, 肌壁间多发肌瘤及进入宫腔者,避孕时间为12 个月 相对安全。 本研究有6 例妊娠中晚期子宫破裂患者曾接受 腹腔镜输卵管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离 断、整形。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输卵管 妊娠的“金标准”,术中不常规缝合,单、双极电凝常 常用于切割与止血。有学者认为,热损伤可能导致 宫角子宫肌层的削弱,进而增加后续妊娠发生 UR 的风险[20]。 本研究发现,子宫血管破裂出血3 例。子宫-卵 巢血管破裂是妊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一个常见 原因。妊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是一类非创伤性的 腹腔内出血,可发生于妊娠晚期、分娩期,偶尔也发 生在产后,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与妊娠不良结局相 关。近年来,由于复苏、麻醉、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 此类疾病导致孕妇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由 49%降至 1. 7%,但围产儿死亡率仍很高( 26. 9%)[21-22]。由 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提高对妊娠期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认识和认知对改善妊娠结局至 关重要。目前,妊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尚 不十分清楚,其发生和严重程度可能与子宫内膜异 位症( endometriosis) 及超促排胚胎移植(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plus embryo,COH-ET) 有 关[2324] 。有研究表明, COH-ET 可能增加了妊娠期 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发生机率和严重程度[25]。值 得注意的是, COH-ET 往往应用于严重的内异症患 者,目前未发现出血严重程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 期之间的联系。有学者[21]推测,妊娠生理需求的增 加、咳嗽、排便或是第二产程等用力动作均有可能导 致静脉压力的突然升高,健康孕产妇可以通过孕期 肥厚的子宫血管适应这种压力的波动,而合并内异 症的孕产妇,由于内异症病灶入侵血管壁导致血管 壁缺陷,不能承受血管压力的波动,使得血管破裂出 血。此外,内异症导致的慢性炎症可能使血管壁更 脆弱更易破裂;内异症可导致盆腔粘连,随着妊娠子 宫的增大,子宫-卵巢血管张力也随之增大,更易破 裂。Brosens 等[23]推测,蜕膜化依赖于持续的高孕 酮水平,由于功能性孕酮水平的下降,反转扩张的静 脉周围的内异症组织蜕膜化,导致血管穿孔,从而导 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Mci 等[22]总结了近 10 年 59 例妊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其中35 例妊娠前即被 诊断 合 并 子 宫 内 膜 异 位 症 ( 55. 9%) ,30 例 ( 50. 8%) 出血发生在妊娠晚期, 94. 9%的患者表现 175为腹痛,低血容量休克( 47. 5%) 、血红蛋白的下降 ( 62. 7%) 、胎儿窘迫( 40. 7%) 也是常见的临床表 现。Brosens 等[23]总结了 25 例妊娠期自发性腹腔 内出血,发现出血部位 20 例( 80%) 来自静脉、 4 例 ( 16%) 来自动脉, 1 例( 4%) 未找到明显出血点, 90%的出血部位为子宫后壁或阔韧带。本研究中亦 有1 例术中未找到明显出血点,具体出血原因不详。 由于妊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大多来源于静脉,且 出血量较大( 平均 1600ml)[22],手术探查是首选治 疗,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存在胎儿宫内窘迫时, 尤其是产后,期待治疗也可考虑。Mci 等[22]研究 中, 94. 9% 的病例进行手术干预,术时发现 91. 1% 的病例存在活动性出血,缝扎是最常用的止血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 8. 5%的病例复发,几乎全部发生在 本次妊娠或产褥期。鉴于 33% 的内异症病例在妊 娠期自发性腹腔内出血发生前并未被确诊,建议进 行组织学确诊。本研究中子宫血管出血病例( 3 例) 及描述为子宫表面炎症渗出的病例( 1 例) 未行病理 组织学检查,是否与内异症有关,无从证实。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