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七)

2021.4.27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十)全血相对粘度

  全血粘度ηb 与血浆粘度ηp 之比,称为全血相对粘度,用ηr 表示。ηr 是没有单位的纯数。

          ηb
计算公式为 η r =----------------
          ηp

  若将全血高切粘度代入上式,则为全血高切相对粘,若将全血低切粘度代入上式,则为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升高,反映 RBC 变形能力减弱,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升高则反映 RBC 聚集性增强。

(十一)纤维蛋白原测定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第一因子,是凝血系统中的一 “ 中心 ” 蛋白质,是一种纤维状大分子蛋白质,分子排列呈不对称长纤维状,具有空间结构。主要在肝脏合成。电泳速度在β和 r 球蛋白之间 , 等电点 pH5.3—5.5 ,生物半衰期 3—5 天。纤维蛋白原与凝血有关,在凝血过程中,在凝血酶作用下,转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网,将血液中有形成分包罗起来而形成血块或血栓,具有桥联力作用,因此在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时,常要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液流变性质之间的内部联系相关较为密切。所以纤维蛋白原测定是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之一。它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1 、测定方法

  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较多,有定性法,半定量法和定量法。

· 定性方法:有加热法,沉淀法,凝固法。

· 半定量方法:有稀释血浆凝固法,加热凝固法,改良加热凝固法,微量热沉淀法。

· 定量方法:有双缩脲法、比浊法、定氮法和免疫比浊法和血凝仪测定法。

2 、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 减少:

  纤维蛋白原主要在肝脏合成,所以肝病如肝硬化,急性黄色肝萎缩、砷、氯仿、磷、四氯化碳中毒均可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急性大出血时,纤维蛋白原可有暂时性减少。外伤,严重烧伤,过敏性休克时,纤维蛋白原溶解明显增强。肺、甲状腺、子宫,前列腺及肝脏手术时常引起较严重的纤溶亢进现象。严重感染、肿瘤、产科意外等均可出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而易出血。因此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常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是一种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减少。轻者缺少临床症状,故不易被发现,较重者有出血倾向如紫癜、鼻衄。但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临床少见。骨髓疾病,如恶性贫血,骨髓转移瘤以及白血病亦常见纤维蛋白原减少。

※ 增高:

  纤维蛋白原增多这是机体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可在多种情况下增高。增高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可达 10g /L 或更多。

  常见于结核、风湿、肺炎、类脂性肾病、肝脏轻度损伤(轻型肝炎)、胆囊炎、栓塞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塞、恶性肿瘤等,妊娠及月经期纤维蛋白原有轻度增加。但个体间相差幅度很大,糖尿病人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及分解代谢速度都快。

  由于血浆粘度对纤维蛋白原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纤维蛋白增高必然导致血浆粘度的增高,临床上有相一致的方面,但也不能等同,决定血浆粘度的因素还有免疫球蛋白、脂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类。许多资料表明:多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坏疽、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能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增高,引起血浆粘度升高。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起桥梁作用,使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从而导致全血粘度升高,血液处于高粘滞状态和高凝状态,血液阻力增大,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微循环障碍。

  病理解剖证实,纤维蛋白原不仅构成血栓的网络结构,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班块中也发现有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显著升高,使机体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同时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

  研究表明:吸烟者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吸烟经历时间愈长,其浓度愈高,戒烟数年后又可降低到正常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而与饮酒量呈负相关。

(十二)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测定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脱落而成,是循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具备细胞的完整结构,但却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而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等功能与止血、凝血和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测定,是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1 、血小板粘附性测定

  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异物,伤口粗糙表面的特性,称此为血小板粘附性。当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受到损伤,血管破裂后,血管的内皮下组织就暴露出来,流经损伤处的血小板被血管内皮下组织表面激活,迅速粘附暴露的内皮胶原纤维上,即血小板膜直接附着于血管壁上,这一现象即是血小板的粘附。这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初始步骤。所以,血小板粘附性对于保持人体的正常止血过程,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病理性血栓形成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发生时,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而血小板粘附过低时则易发生出血。所以,血小板粘附性测定愈来愈引起临床的重视。

· 临床意义

  正常血小板粘附功能对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及止血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血小板粘附性过低时易发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强时则易引起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疾病。

( 1 )病理状态下血小板粘附性的变化

① 血小板粘附率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雷诺氏症,痛风,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肥胖症及某些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血小板粘附性增高,外科手术 1-2 日粘附性增高,约 1 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这与外科手术可引起反应性血液凝固机能亢进有关。

  有报导,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粘附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粘附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0.01 ),并且高于稳定型心绞痛( P<0.01 ),糖尿病患者明显地可见血小板功能亢进。病程超过 5 年,有视网膜并发症及高血压时,血小板粘附率明显增高。血小板粘附性增高,可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并易于形成血栓。

② 血小板粘附率降低:常见于一些出血性疾病,再障,血小板无力症,急性白血病,假性血友病,尿毒症,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也见于长期大量服用阿斯匹林,保泰松等药物,体外循环时血小板粘附性亦降低。

  有的作者指出,大多数人的血小板粘附性在下午 1—3 时最高,不受活动,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血小板粘附性与多种疾病有关,特别在动脉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中起重要的作用,对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重要关系。血小板粘附性过低,易发生出血,止血困难,因此,研究血小板与血管的作用和测定血小板粘附性,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学界的重视,是血液流变学常用的检测指标。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