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第七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分会:致病菌限量与检测技术

2014.3.25
头像

赵海棠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2014年3月20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与检测技术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瑞馥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的郭云昌博士,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物实验室的曾静博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娉博士和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蕾博士等,他们就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快检技术和溯源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分析测试百科网对“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与检测技术”分会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banquan13.jpeg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与检测技术”分会论坛现场

banquan13.jpeg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瑞馥教授

  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瑞馥教授,作为食品中致病菌限量与检测技术专题研讨会的主持人,给我们带来演讲题目是《开源基因组学与食源菌溯源》。

  杨瑞馥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测序已经越来越简单,便宜,而且快速。测序技术在食品安全相关病原鉴定与溯源中的应用有:1.基于全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2. 查找突发食品安全相关传染病疫情的溯源;3. 新发食品安全相关传染病疫情的鉴定;4. Metagenomics技术的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新病原发现与确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在大数据时代全基因组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面临的挑战是:数据标准;共享机制;分析策略;法律效应。杨老师还举例全基因组序列比较证实了海地地震后的霍乱流行是由尼泊尔传入的,Metagenomic用于河南新型bunyavirus病毒发现等等。

banquan13.jpeg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物实验室的曾静博士

  随后来自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生物实验室的曾静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报告是《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首先曾教授对致病性弧菌做了简单的介绍,讲了弧菌的分类,弧菌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引起人类疾病额弧菌有:霍乱弧菌、拟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霍利斯弧菌、河弧菌、弗尼斯弧菌。

  接下来,曾博士给我们介绍了近几年由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暴发情况,一般大规模暴发主要在沿海城市和不发达国家。

  对于致病性弧菌的检验方法进展方面,曾博士给我们介绍了传统方法(LAMP方法,RT-PCR方法,MPCR-DHPLC方法);基于核酸扩增的PCR检测方法(PCR、RT-PCR、LAMP检测方法优点:快速);DNA芯片检测方法(优点:高通量);酶联免疫方法(优点:高通量);飞行质谱方法(优点:结果具有可追溯性)和多种技术联合应用。

  最后曾博士总结说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追求的目标是:1.最短的增菌时间;2.最短的检测时间;3.检测到活的细菌。实现的必要条件是优质的抗体。

banquan13.jpeg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的郭云昌博士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的郭云昌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郭研究员讲到标准是政府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首先给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沙门氏菌-肉鸡产品组合,结论出我国肉鸡生产加工环节中沙门氏菌污染严重;活体是最初的污染源;GHP、GMP、HACCP未得到有效执行。然后简单介绍了不再制定致病限量要求的食品,同时报告了肉制品、水产制品、即食蛋制品、粮食制品、即食豆类制品、巧克力类及可可制品、即食果蔬制品、饮料、冷冻制品、即食调味品、坚果籽实制品等的清理覆盖标准情况,致病菌指标,采样方案及限量。

banquan13.jpeg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娉博士

  来自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娉博士给我们带来了《克罗诺杆菌的检测与分型》的精彩报告。

  王娉博士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克罗诺杆菌的发现过程:黄色大肠杆菌;产黄色素的阴沟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再到克罗诺杆菌。

  生物学特征: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阴性,触酶反应阳性,兼性厌氧,通常有动力,大小为3um×1um。

  克罗诺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显色培养基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基因芯片。

  克罗诺杆菌的分子分型可以按照表型或者基因分型(分子分型)两种进行分类。

  王博士最后总结说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源性病原菌进行鉴定分型,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是片面的。现阶段以PFGE和其他的方法联合效果最佳、应用较多。

banquan13.jpeg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蕾博士

  最后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蕾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新型检测技术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

  首先周蕾博士给我们介绍了对病原微生物研究包括现场快检,远程监测和实验室分析。

  在现场快检给我们介绍了UPT免疫层析系统。UPT免疫层析技术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精确定量,它作为现场应急检测综合体系,它有“一键式”快检UPT超敏传感系统,双靶标/三靶标多重UPT免疫层析系统和十通道多重UPT免疫层析系统。在技术推广方面,它可应用于生物反恐,临床检验,疾控应急。

  远程监测方面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系统。它有高信号比,信号远程传输。技术研究平台的建立有光纤探针腐蚀、塑形;光纤探针修饰活化、抗体偶联;荧光素的选择;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在它的性能方面有特异检测和死活判读。

  最后周博士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关村生物应急与临床POCT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涵盖产学研用、资源共享、学科交叉(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纳米材料)。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