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扫描电镜的发展

2019.12.13
头像

guoliming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873年解像力和照射光的波长成反比的理论以及1897年电子的发现都为挂技术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24年电子本身具有波动的物理特性的提出,为电子显微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1926年电子可像光线一样可通过玻璃透镜发生偏折的理论被提出,而在1931年那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原型机诞生。这些都为扫描电镜理念的提出和成功提供了基础,在1935年至1942年期间该理念被提出,并通过反复的研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1942年至1965年期间,扫描电镜技术逐渐具有实用性,并逐渐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在此之后扫描电镜愈发精细化,相关人员不断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扫描电镜分辨率的提升,并且提高了其真空度,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等。在1968年时场发射扫描电镜研发成功,进一步使扫描电镜的分辨率提高,并且电子枪由以往的钨灯丝装逼安慰场致发射电子枪,从而实现了电子发射时所消耗的电子能量的降低。
  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自主研发扫描电镜。之后再进行扫描电镜的研究时,通常融入了其他的技术,有利于增加扫描电镜的功能。如在扫描电镜体系中引入了能谱仪,从而使扫描电镜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使扫描电镜在对微观组织的结构进行观察试样的同时,还可以测定试样中的微量元素的成分在扫描电镜中引入波谱仪,可以使分析成分的能力高。低真空扫描电镜和其他分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扫描电镜的发展与进步。
  2002年冷场发射S4800型号的扫描电镜问世,该型号的扫描电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对纳米材料可清晰准确的观察,因此在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将其应用到医药领域,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