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儿童皮肤型Rosai⁃Dorfman病病例分析

2022.3.11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病例介绍


患儿女,13岁。左面部红色斑块伴瘙痒8年。2007年5月患儿无明显诱因左面部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米粒大小,伴轻度瘙痒,皮疹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形成斑块。曾于当地医院按“湿疹”间断给予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瘙痒程度减轻,皮疹无消退。2个月前患儿左耳后出现类似皮疹,伴瘙痒和触痛等不适,为进一步诊治于2015年6月22日来我科就诊。发病来,无发热、头痛等不适,生长发育正常。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面颊可见红色斑块、结节,部分融合,边界较清(图1A);左耳后一黄豆大小红色结节。两处皮损均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自身抗体谱均未见明显异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真皮中上层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并见组织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有疑似淋巴细胞吞噬现象(图2)。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细胞S100与CD68均阳性,CD1a阴性。


1646988966480891.jpg

图1患儿左面颊多个红色斑块、结节1A:治疗前;1B:治疗2次后皮损较治疗前明显消退


1646988966420524.jpg

图2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萎缩变薄,真皮中上层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并见组织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有疑似淋巴细胞吞噬现象(2A:HE×100;2B:HE×400)


诊断


皮肤型Rosai Dorfman病。


治疗


给予局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1ml加利多卡因注射液(1∶1)封闭治疗,每月1次。注射2次后复诊,瘙痒、疼痛症状基本消退,皮疹较治疗前明显消退(图1B)。目前仍在随访中。


讨论


Rosai Dorfman病(RDD)主要有两种类型,累及淋巴结及其他器官型(RDD)和仅局限于皮肤型(CutaneousRosai?Dorfmandisease,CRDD)。与RDD相比,CRDD发病年龄更晚,有报道CRDD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3.5岁[1]皮损表现多样,孤立或多发,红色或暗红色丘疹、结节、斑块及银屑病样、类似环状肉芽肿的环状损害,也可表现为脓疱样、痤疮样皮损等[2]。本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依据为噬淋巴细胞现象,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及CD1a阴性,以此特征可与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幼年黄色肉芽肿、黄色瘤、Langerhans细胞增多症及未定类组织细胞肉芽肿等疾病相鉴别[3-4]。本患儿5岁发病,发病8年来仅累及皮肤,至今未发现其他器官受累,临床和病理表现均符合CRDD。本病有自愈的可能,Toledo等[5]报告1例3岁男性CRDD患儿,未予治疗,随访6个月后皮损自愈。目前尚无规范治疗方案,本患者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参 考 文 献
[1]Fang S, Chen AJ. Facial cutaneous Rosai Dorfman disease: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Exp Ther Med, 2015, 9(4): 1389-1392.
[2]Wang KH, Chen WY, Liu HN, et al. Cutaneous Rosai  Dorfman disease: clinicopathological profiles, spectrum and evolution of 21 lesions in six patients[J]. Br J Dermatol, 2006, 154(2): 277-286.
[3]陈柳青, 王玮蓁, 姜一化, 等. 皮肤Rosai-Dorfman病二例[J]. 中 华皮肤科杂志, 2007, 40(2): 125-126.
[4]林敏乐, 孙建方. 皮肤型Rosai-Dorfman病一例[J]. 中华皮肤科杂 志, 2007, 40(6): 384.
[5] Toledo Del Castillo B, Mata?Fernández C, Rodríguez Soria VJ, et al. Self healing extranodal cutaneous Rosai Dorfman in a child[J]. Pediatr Dermatol, 2015, 32(6): e249-e250.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