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表现为骶前占位的髓外造血病例分析

2022.1.09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以“反 复 头 昏、乏 力 10 年,再 发1周”于2016年7月29日 收 住 我 科。患 者10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伴皮肤黄染,无胸 闷心慌,无酱油色尿 及 肉 眼 血 尿,在当地卫生院就 诊,血常规提示 Hb90g/L 上下,随即至武汉同济 医院就诊,行骨髓检查,结果不详。予以利可君片、 复方阿胶浆等口服,头昏、乏力略好转,未复查血常 规。10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症状加 重,伴皮肤黄染、双手麻木,无心慌、胸闷,无发 热、 关节痛、皮 疹、口 腔 溃 疡,无 呕 血、黑 便、酱 油 色 尿 等,门诊以“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收入院。起病以 来精神、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 无明 显 改 变。既 往 史:2015年10月 脑 梗 死 病 史, 遗留左下肢无力。1995年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 除术。吸烟史:20支/d×40年。不饮酒,否认家族 史。体检:生 命 体 征 正 常,全 身 皮 肤 略 黄 染,贫 血 貌,心肺未见异常,右下腹可见一长约6cm 斜行手 术瘢痕,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 入 院 后 查 血 常 规:WBC 4.64×109/L,Hb 81g/L,MCV 104fl↑,MCH 32.30pg,MCHC 310 g/L ↓,PLT 111 × 109/L,网 织 红 细 胞 8.26%。尿液分析、大 便 分 析 正 常。肝 功 能:T-bil 30.0μmol/L ↑,D-bil 9.9 μmol/L ↑,ALT 49.1U/L,AST32.8U/L,LDH207U/L。输 血 前五项阴性。甲状腺激素测定:TSH25.840uIU/ ml↑ (0.27~4.20),T30.79ng/ml ↓ (0.8~ 2.0),FT32.57pg/ml(2.0~4.4),T464.42ng/ ml(51~141),FT412.98pg/ml(9.3~17.0),甲 状腺球蛋白、甲状腺 球 蛋 白 抗 体、甲状腺过氧化物 酶抗体正 常。血 糖 类 抗 原 CA-15326.35U/ml↑ (0~25),AFP、CEA、PSA、CA-125、CA-199正 常。 ENA 全 套 阴 性。 血 清 铁 蛋 白 591.90 ng/ml↑ (30~400),维 生 素 B12143.8 pmol/L(141~ 698),叶酸3.20nmol/L ↓(>8.83)。抗人球蛋白 试验阴性,溶血性贫血筛查阴性,CD55、CD59表达 正常。α、β-地 中 海 贫 血 基 因 阴 性。外 周 血 细 胞 形 态:中性分叶核细胞55%,淋巴细 胞44%,单 核 细 胞1%,粒系 未 见 明 显 异 常,成 熟 红 细 胞 轻 度 大 小 不等,易见大红细胞,血小板散在易见,可见大血小 板。骨髓 细 胞 学 (图 1):增 生 活 跃,粒 系 增 生,占 19.5%,少数细胞可见颗粒减少;红系极度增生,占 75%,其 中 原 红 细 胞 占 2.5%,早 幼 红 细 胞 占 6.5%,中幼红细胞占24%,晚幼红细胞占42%,部 分细胞轻度类巨幼变,可见花瓣核、核间桥、H-J小 体;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易见大红细胞,可见嗜多 色性红细胞;淋 巴 细 胞 占5.5%;浆 细 胞 散 在 较 易 见;全片易 见 巨 核 细 胞,以 颗 粒 巨 为 主,血 小 板 散 在,易见。细胞外铁(+++),细胞内铁44%。意 见:增生性贫 血。骨髓流式细胞学未见明显异常。 骨髓活检(图2):造 血 组 织 增 生 明 显 活 跃,容 量 约 占70vol%,粒红比减低;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幼红 比例增高,以中晚幼 红 为 主,少数细胞可见巨幼样 变。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20]。肝胆脾胰 彩 超:肝实质回声稍增粗;胆 囊 体 积 增 大 (10.8cm×3.4cm),壁不厚,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 声;脾肿大(脾 脏 厚 约5.4cm)。甲 状 腺 彩 超 示 甲 状腺左侧叶钙化灶。全腹部 CT:①肝内低密度灶, 考虑小囊肿;②双肾囊性病变,双肾小结石;③脾脏 增大。胸部+盆腔 CT:①双肺少许渗出,双侧胸腔 少量积液;②右肺微小结节,两肺少许纤维灶;③冠 脉钙化,心包少量积液;④脊柱两旁斑片灶,性质待定,建议复查或进一步检查;⑤骶前间隙占位,性质 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图3)。胸椎 MR 平扫+增 强:胸椎体及附件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于 T1W1信 号弥漫性减低,T3、T9椎体内另可见局灶性短 T1 长 T2信号,于 T1压脂呈低信号,增强后可见渐进 性强化;胸椎体呈均匀强化;T8~10椎旁可见类圆 形等 T1等 T2信号,边界清晰,增强后中度均匀强 化。提示:①胸椎骨髓逆转;②T8~10椎 旁 占 位, 考虑 为 髓 外 造 血?建 议 随 访 复 查;③T3、T9血 管 瘤可能。盆腔 MR平扫+增强:骶前间隙可见类圆 形等 T1 等 T2 信 号 (图 4),大 小 约 为 5.7cm× 3.1cm,边界 清 晰,增 强 后 明 显 均 匀 强 化 (图 5)。 增强后骨盆组成骨强化不完全。提示:①骶前间隙 异常信号,考虑髓外造血;②骨盆组成骨异常信号, 结合临床。 红系极度增生,约占有核细胞75%。

 

入院 后 诊 断:① 溶 血 性 贫 血;② 髓 外 造 血?; ③巨幼细胞贫血;④甲状腺机能减退。予以叶酸片 10mg3次/d、维生素 B1250μg3次/d及左甲状 腺素片12.5μg/d口服,患者头昏、乏力明显好转。 2016年8月15日 复 查 血 常 规:WBC3.34×109/ L,Hb 90 g/L,MCV 99.6fl,MCH 31.6 pg, MCHC317g/L,PLT154×109/L。肝功能:T-bil 47.8μmol/L↑,D-bil17.3μmol/L↑,ALT54.0 U/L↑,AST45.1U/L↑。为明确骶前包块性质, 排除恶性肿瘤,2016年8月22日行全身麻醉下腹 腔镜探查中转开腹骶前肿物 取 活 检+纱 布 填 塞 止 血术。术中所见(图6):骶前间隙见大小约6cm× 5cm 囊实性肿物,中间有分隔,肿物底部与骶骨骨 膜致密粘 连,无 法 完 整 切 除。肿物质地似豆腐渣 样,取囊壁组织送病检,见创面活动性出血,纱布加 压填塞,盆腔置引流管。病理诊断:巨检:1.6cm× 1.0cm×0.4cm 灰褐碎组织一堆;病理诊断:送检 (骶前)1.6cm×1.0cm×0.4cm 灰 褐 碎 组 织 一 堆,镜下见有较多造血组织(图7~8)。最终诊断: ①溶血性贫血;②髓外造血;③巨幼细胞贫血;④甲 状腺机能减退。 骶前间隙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影,密度均匀。

 

 1610175537332135.png

1610175780118635.png

 

图5 盆腔 MR增强 骶前间隙见大小约6cm×5cm 囊实性肿物。 图6 术中所见 低倍镜。

 

 

2 讨论

 

髓外造血以骨髓外出现造血组织为特征,是机 体正常造血功能受到破坏或需求增加时,骨髓外的 某些组织产生造血功能,以弥补骨髓造血功能的不 足〔1〕。髓外造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 异。多发生 于 肝、脾、淋 巴 结,其 他 少 见 部 位 如 胸 膜、纵膈、脊 柱 旁、肠 系 膜〔2〕、腹 膜 后 淋 巴 结、骶 骨 前、椎管内〔3〕、硬 膜 下 等 亦 可 发 生。髓 外 造 血 多 继 发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地 中 海 贫 血、镰 状 细 胞 贫 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 症)、骨髓增殖性肿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及骨髓衰 竭(骨髓放化疗后、骨髓硬化)等。本例患者贫血病 史10年,网织红 细 胞 增 多,脾 脏 肿 大,骨 髓 红 系 比 值高达75%,诊断溶血性贫血成立,经检查排除常 见后天性溶血性贫 血,考虑为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与文献报道髓外造血多继发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一致,但由于条件限制,未能明确溶血性贫血类型。 溶血性贫血如不补 充 叶 酸,易继发巨幼细胞贫 血, 此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易见大红细胞,骨髓幼红细胞 呈巨幼样变,血清叶 酸 水 平 低 于 正 常,经 补 充 叶 酸 后血红蛋白上升,故诊断巨幼细胞贫血成立。 高倍镜。 图8 骶前肿物病理 髓外造血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关:①“骨髓溢出”理论:Lawson等〔4〕认为骨髓造血 干细胞穿过骨皮质而溢出,在皮质外骨膜下形成髓 外造血组 织;② 骨髓外处于休眠状态的造血干细 胞,在病理状态下因 造 血 功 能 的 需 要 被 激 活,过 度 增生〔5〕;③骨髓 衰 竭 或 溶 血 性 贫 血 时,机 体 发 挥 代 偿机制,血液促红细 胞 生 成 素 明 显 增 高,持 续 发 挥 刺激造血作用〔6〕;④转 分 化 理 论,人体大多数组织 中栖息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骨髓疾 患及慢性贫血时细胞因子异常分泌,通过激活其潜 在的分化程序,可诱导组织干细胞分化成造血干细 胞,在不应出现造血组织的器官建立造血。造血干 细胞可随着血液循环被一些组织器官例如肌肉和脾脏等摄取并定 居 于 该 区 域〔7〕。推 测 本 例 患 者 髓 外造血的原因可能为长期贫血导致组织干细胞分 化成造血干细胞,机体为了代偿分泌过多的造血生 长因子,最终在无造血器官的部位出现造血。 髓外 造 血 由 Ask-Upmark 于 1945 年 首 次 提 出,多因其他疾病就诊或健康体检行影像学检查偶 然发现,临床上常无 明 显 症 状,少数髓外造血瘤样 增生病灶压迫邻近 的 脊 髓、神 经 导 致 相 应 症 状,易 误诊为肿瘤性疾病。根据患者血液系统表现及特 征性的影像学改变,鉴别不难。 髓外造血的 CT 表现为类圆形、半圆形、梭形、 扁平形等宽基底的 软 组 织 影,多 数 无 分 叶,位 于 脊 柱旁、骶 前,病 灶 边 缘 光 整,密 度 均 匀,无 钙 化、囊 变、坏死等,对 周 围 组 织 无 浸 润 性。累 及 胸 壁 时 可 伴有肋骨的膨胀性改变,常两侧发病或多发〔8〕。增 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围椎骨及肋骨 无骨质破坏表现,对邻近组织主要表现为推压等占 位效应。髓外造血的 MRI表现主要为 T1W1等信 号,病变内信号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匀强 化,病灶邻近椎骨及肋骨无骨质破坏表现。 髓外造血的病理表现为肉眼观呈暗红色胶冻 样,质地软,表面光滑,含血量丰富,包膜完整。镜 下见大量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大量有核红 细胞,部分巨幼变,巨核细胞散在分布,另有少量淋 巴细胞、浆细胞,少见脂肪组织。

 

综上所述,髓外造血为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 常继发于溶血性贫 血、慢 性 贫 血,临床上易误诊为 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为胸腹盆腔脊柱旁或肋骨 旁、骶前等部位类圆形或扁平形宽基底的软组织 影,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对邻近组织无 浸润性。结合患者原有血液系统疾病,加上影像学 特征性改变,大多数患者可做出临床诊断。故临床 上如遇溶血性贫血患者胸腹盆腔脊柱旁或肋骨旁、 骶前等部 位 软 组 织 密 度 影,应考虑髓外造血的可 能。由于髓外造血血供丰富,不建议穿刺或组织活 检。如无明显的压迫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仅在其 瘤样增生引起周围 脊 髓、神 经 压 迫 症 状 时,才 考 虑 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略。


互联网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