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百科网

搜索

喜欢作者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

一例脑腱黄瘤病跟腱重建诊疗分析

2022.3.06
头像

王辉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病例介绍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双足跟部肿物16年,疼痛伴活动受限2年人院。检查:双跟腱处可触及大小约9CMx3CMxlCM肿物,边界清,质靭、可随跟腱屈伸活动,无压痛,肿物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无色素沉着(图l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58分。双侧跟腱MRI示:双侧跟腱呈梭形膨大,信号不均匀(图lb)。此外,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双侧膝、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阳性,Babinsld征阳性,指鼻轮替差,走路不稳,回答问题迟钝。头部MRI检查示:双侧额叶、放射冠、侧脑室前后角旁可见多发斑片状等长或稍长T1及长T2异常信号。生化检查示:胆固醇浓度正常,胆留烷醇浓度约为正常浓度的3倍。人院诊断:脑腱黄瘤病。家族中妹妹双足跟部肿物10年、无神经系统症状。


1646570866486389.png


于全麻下行双侧跟腱肿瘤切除、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跟腱术。术中探查见双侧跟腱自腱腹移行处起至止点处膨大呈梭形、黄褐色,界限清,跖肌及深层肌未受累(图lc)。完整切除肿物后,左、右侧跟腱缺损长度分別为10.0、9.5CM。游离姆长屈肌腱并于Henry结节处切断,然后转移至原跟腱位置,在跟骨结节处钻一直径约4.5mm横行骨孔,于踝关节跖屈约5°位将足母长屈肌腱穿骨孔并将远端反折与自身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示双跟腱送检肿物呈黄色瘤样改变。术后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跖屈15°位6周,去除石膏后开始踝关节非负重活动度锻炼,8周后逐渐负重并练习下蹲、提踵等动作。术后1年,患者行走功能恢复可,下蹲正常,单足提踵肌力M4,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96分。但因患者未接受神经内科治疗,神经系统症状较1年前加重。


讨论


脑腱黄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于位于常染色体2q33-qter的固醇27-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胆固醇合成胆酸受阻,造成脂肪在神经、肌腱及其他组织中沉积。临床特征为慢性腹泻(婴幼儿期即可出现)、白内障(约75%患者在10岁左右发现)、黄色素瘤(多发生在跟腱,也可在其他肌腱处出现)、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智能障碍、共济失调、锥体系征等。MRI检查可见颅内多发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以及小脑萎缩等。病理检查示,肌腱黄瘤组织中胆固醇结晶沉积被大量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包围,中枢神经可见肉芽肿和黄色瘤样病变。基因检测可见CYP27AI突变。生化检查可见血浆胆留烷醇含量增高,血胆固醇浓度正常此类患者多因跟腱部肿块、反复跌倒首先于骨科或手足外科就诊,由于该病较罕见,常被误诊为跟腱黄色素瘤本例患者未行基因检测,其余临床表现基本符合上述特征。


本例手术切除病变跟腱组织后,行足母长屈肌腱重建跟腱术。该术式具有以下优点:行足母长屈肌与小腿三头肌为协同肌,可提供较强的屈肌力量,收缩轴与跟腱方向最接近、力线相似;足母长屈肌腱距离跟腱近,手术操作简便;足母长屈肌在足底Henry切迹处常有纤维组织与跗长屈肌腱连接,在此近端切断足母长屈肌后,趾长屈肌可部分代偿足母趾屈曲功能,对足母趾造成的影响较小总结本例患者诊治经验,我们认为对于以肌腱黄色素瘤就诊的患者应重视全身检查,提高脑腱黄瘤病检出率并及时干预,有利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亲属进行患病风险测试,做到早期诊断,启动预防性治疗,可能阻止或限制疾病的表现。但本例患者随访时间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互联网
文章推荐